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 绿茶篇④——碧螺春茶、信阳毛尖茶、婺源绿茶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 绿茶篇④——碧螺春茶、信阳毛尖茶、婺源绿茶

2022年11月29日,我国申报的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”项目,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,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
为增进民众对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认知,提高对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自觉性,增加民族自豪感,增强文化自信,接下来我们将陆续与大家分享4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(包括39项传统制茶技艺及5项民俗类)。

今天,小编接着为大家介绍碧螺春茶、信阳毛尖茶、婺源绿茶的制作技艺。

绿茶篇④

碧螺春茶、信阳毛尖茶、婺源绿茶

碧螺春茶

2011年,绿茶制作技艺(碧螺春制作技艺)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的太湖洞庭山一带。唐代陆羽《茶经》有茶叶出自“长洲县(今苏州市)洞庭山”的记述。北宋时期又有“洞庭出美茶,旧入为贡……”的记载。清初,洞庭茶俗称“吓煞人香”,清康熙三十八年,康熙南巡太湖,以该茶色碧形曲似螺,采于早春为由,钦定茶名为“碧螺春”。

碧螺春制作技艺分为采摘、拣剔、摊放、高温杀青、揉捻整形、搓团显毫、文火干燥7道工序。其中,揉捻整形是形成卷曲如螺外形的重要工序。揉捻在炒锅中进行,锅温约65℃-75℃,要点是先轻后重,边炒、边抖、边揉。

搓团显毫是把茶放在手中搓团,使其出现茸毛,要点是每搓4-5转后进行一次解块,边搓团、边解块、边干燥。制作时要求“摘得早、采得嫩、拣得净”、“手不离茶,茶不离锅,揉中带炒,炒揉结合,连续操作,起锅即成”。

碧螺春制作技艺是中国卷曲形茶传统手工制作的杰出代表,制成的碧螺春茶具有条索纤细,卷曲成螺,茸毛遍体,银绿隐翠的外形和汤色碧绿、清香高雅、入口爽甜、回味无穷的内质,以“形美、色艳、香浓、味醇”四绝闻名中外。

信阳毛尖茶

2014年,绿茶制作技艺(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)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信阳毛尖茶主要产于河南省信阳市。唐代,信阳茶即为朝廷贡品;宋代,信阳的茶叶交易总量占全国1/5,成为当时的重点产茶区;清朝光绪末年,信阳先后成立了龙潭、元贞等八大茶社,茶市兴隆。1926年,信阳茶农改进了“熟锅”中甩条的手法和大茶把炒“熟锅”的方法,使信阳毛尖制作技艺更加成熟。

信阳毛尖制作技艺主要包括采摘、摊凉、炒制等步骤,其中炒制又包含生锅杀青、揉捻、熟锅理条、初烘、摊凉、复烘、拣剔、再复烘8大工序。

信阳毛尖茶鲜叶采摘以清明前,且晴天上午10点以前为宜。炒制中所采用的“熟锅”甩条手法和大茶把炒“熟锅”方法是该技艺的一大特色,在熟锅杀青中,用手抓茶叶向锅的上边沿甩动,在滚落中成条索。制成的信阳毛尖茶以细圆挺秀,披毫匀齐,色泽绿润为标准,茶水以汤清色绿、香高味浓耐泡、滋味鲜醇为佳。

婺源绿茶

2014年,绿茶制作技艺(婺源绿茶制作技艺)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婺源千亩茶园基地(来源:中新网)

婺源绿茶产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,婺源是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,因而所产的婺源绿茶拥有独特品质。

唐代茶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称“歙州茶生婺源山谷”,表明婺源在当时已是产茶地。明代嘉靖年间,婺源绿茶成为贡品,每年进贡约2500斤。至清代乾隆年间,婺源茶叶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。

现在的婺源绿茶制作技艺主要是清代以后传承下来的,即在松萝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,主要特征为:小锅杀青,小桶揉捻,干燥低温长焓。传承至今,其技艺流程分为采摘、摊片、杀青、揉捻(解块)、做形(初干)、烘干(做香)。其中,揉捻时一般采用“双把揉”手法,即用双手握住茶叶,按“V”形有节奏地揉捻,以轻揉为主,以茶成条、茶汁稍有溢出为度。

此外,做形也是一项重要工序。婺源绿茶的造型分为针形和眉形,做形手法根据造型的需要有所不同,如做针形茶,需两手反复搓揉,逐渐做成茶条。

独特的制作技艺,使婺源绿茶既有绿润的色泽,紧细圆直的外形,又有汤色清澈、香气芬芳、滋味鲜爽的内质。民间赞誉婺源绿茶“头泡香、二泡浓、三泡味未减、四泡味亦醇”。

审稿: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鲁成银研究员

来源:中国茶叶学会
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